查看原文
其他

一周国际热点|习近平同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土叙两国地震遇难人数逾4.1万

请关注👉 青年世界观 2023-07-11

绕世界一周飞行,览国际一周热点。
本周值得关注的国际热点一览


1. 习近平同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



2月14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伊朗总统莱希举行会谈。


习近平指出,中伊两国传统友好,两国关系经受住各种国际风云变幻考验。面对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复杂局面,中伊相互支持,团结协作,携手抗击新冠疫情,战略互信不断巩固,务实合作稳步推进,促进了共同利益,维护了国际公平正义,谱写了中伊友谊新篇章。


莱希表示,伊中友谊历经考验,历久弥坚。作为两个独立自主的大国,伊中关系基于相互尊重精神,是值得彼此信任的真诚战略伙伴。


会谈后,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农业、贸易、旅游、环保、卫生、救灾、文化、体育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

2. 土叙两国地震遇难人数逾4.1万,联合国为土耳其地震灾民发起10亿美元紧急募捐


据土耳其和叙利亚政府及救援机构消息,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的强震已致两国超过4.1万人遇难。

2月16日,联合国呼吁国际社会向土耳其提供10亿美元紧急援助,以帮扶地震中受冲击最严重的520万灾民。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当天发起这项紧急募捐。筹集资金将在3个月内帮扶土耳其520万受灾最严重的民众,其中包括大量难民。资金将主要用于为灾民提供临时居所、食品、医疗和营养品、饮用水和卫生设施,以及早期恢复和废墟清理等。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同日发表声明,呼吁国际社会向土耳其人民伸出援手。


土耳其南部靠近叙利亚边境地区6日发生强烈地震,给土叙两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古特雷斯曾于14日呼吁国际社会捐资3.97亿美元,为叙利亚受灾民众提供急需的人道主义救援。


3. 中国政府援助物资运抵大马士革,中国救援队结束赴土耳其救援任务回国


2月15日,中国政府援助叙利亚抗震救灾人道主义物资运抵叙首都大马士革。


中国驻叙利亚大使史宏微在交接仪式上说,此次运抵的中国政府援助物资除急救包、棉服、帐篷、毛毯等紧急救援物资外,还包括呼吸机、麻醉机、制氧机等灾后重建急需的医疗设备,希望这些物资和设备能够帮助叙方克服灾害影响,尽快恢复灾区正常秩序。



2月16日,中国赴土耳其开展国际救援的82名队员从阿达纳省阿达纳国际机场乘坐国航包机回国。中国香港特区救援队同机返回。


中国救援队的工作获得土方高度肯定。在16日送别中国救援队时,土耳其外交部地区协调员伊斯马伊尔表示,深深感谢中国救援队的辛勤工作,救援队付出的努力将促进两国关系发展。


4. 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就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中国在美领土上使用高空气球决议案”发表声明


2月16日,针对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中国在美领土上使用高空气球决议案”,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发表声明。全文如下:


美国国会众议院近日通过的所谓“中国在美领土上使用高空气球决议案”刻意渲染“中国威胁”,纯属恶意炒作和政治操弄。中国全国人大对此表示强烈谴责和坚决反对。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一贯严格遵守国际法,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侵犯任何主权国家的领土和领空。中国民用无人飞艇误入美领空完全是一起因不可抗力导致的偶发、意外事件,对美国人员和安全不构成任何威胁。中方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第一时间向美方和国际社会介绍了情况,要求美方以冷静、专业、克制方式妥善处理。但美方执意动武,蓄意造势,严重违反国际法精神和国际惯例。美国国会一些政客更是借题发挥、煽风点火,充分暴露了他们反华遏华的险恶居心。事实上,肆意干涉别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对别国大搞监视活动的恰恰是美国。


构建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我们强烈敦促美国国会尊重事实,尊重国际法精神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立即停止对华污蔑抹黑的错误做法,不要采取导致事态升级的举动。


5. 北约确认斯托尔滕贝格将于今年10月如期卸任秘书长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发言人日前否认德国媒体关于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任期将延长至明年春季的报道,称斯托尔滕贝格任期今年10月结束,他无意寻求继续担任这一职务。


北约发言人瓦娜·伦杰斯库说,斯托尔滕贝格的任期已延长3次。他担任北约秘书长一职接近9年,无意在今年任期结束后继续担任这一职务。


斯托尔滕贝格现年63岁,2000年至2001年、2005年至2013年两度担任挪威首相,2014年担任北约秘书长至今。他上一次任期获得延长是在去年3月。


6. 谢哈布丁当选孟加拉国新任总统

2月13日,孟加拉国选举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由执政党人民联盟提名的穆罕默德·谢哈布丁当选孟加拉国新任总统。


在当天早些时候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选举委员会主席卡齐·阿瓦勒说,由于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其他候选人向选举委员会提交竞选文件,谢哈布丁作为唯一候选人当选新总统。


谢哈布丁出生于1949年,曾担任过法官。他将于今年4月接替任期届满的现任总统阿卜杜勒·哈米德。


孟加拉国实行议会制。总统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由议会选举产生,任期5年,可连任一届。


7. 俄乌局势,本周一览

  • 俄罗斯:农产品出口仍受限,欧盟委员会提出第十轮对俄制裁措施提案,俄杜马通过终止欧洲委员会宪章等条约在俄效力的法案


2月13日,俄罗斯副外长韦尔希宁表示,俄与联合国签署的有关俄农产品出口的谅解备忘录目前执行进展“趋近于零”。对俄农产品出口涉及的银行支付、保险和港口准入等方面施加的限制不仅依然存在,甚至还有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各方为应对粮食危机而签署的黑海港口农产品外运协议“有失去意义的危险”。


2月15日,欧盟委员会提出第十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提案,将防止俄获得先进的军民两用技术和产品,并制裁为俄提供无人机的伊朗实体。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天通过视频发表声明说,新的制裁措施将进一步实施价值超过110亿欧元的对俄出口禁令,防止俄罗斯获得关键技术和工业产品,其中包括电子设备、专用车辆、机器零件、卡车和喷气发动机备件等。天线和起重机等可以直接提供给俄军方的建筑行业商品也将在受制裁之列。


2月16日,俄国家杜马举行会议,通过一项有关终止欧洲委员会宪章等法律条约在俄效力的法案。法案指出,由于俄罗斯在欧洲委员会的成员资格已被停止,俄方认为,自2022年3月16日起,欧洲委员会宪章等21项俄方与欧洲委员会签署的法律条约在俄已失去效力。


  • 乌克兰:因乌弹药用量大北约称需提高产量,丹麦、荷兰不会向乌克兰提供“豹2”主战坦克,乌军总司令称俄军对乌发动新一轮导弹袭击


2月13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称,当前乌克兰的弹药使用量很大,北约需提高弹药产量。乌克兰目前的弹药消耗速度比北约相关国家的生产速度高出许多倍,这使国防工业承受压力。大口径弹药的等待时间已从12个月增至28个月。他呼吁北约相关国家提高产量,为扩大产能进行投资。他还说,俄罗斯正向乌克兰派遣大量部队,北约已看到俄正开始新的攻势。


2月14日,德国《世界报》报道,丹麦和荷兰政府转变立场,表示将不参与向乌克兰交付“豹2”主战坦克。上述两国曾有意向乌克兰提供“豹2”主战坦克,但眼下表示将不参与相关交付。作为补偿,丹麦和荷兰愿意参与“豹1”坦克的维修和保养。


2月16日,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俄军当天凌晨对乌克兰发动了新一轮导弹袭击。俄军从空中和海上共发射36枚导弹,乌方击落了其中16枚导弹。


综合整理自新华社

 END


整       合|徐昌昊
​编       辑|刘俞希校       审|曹   竞值班编委|刘   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